第二百八十二盗玉窃国-《开局就杀皇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孟常,如今距离寿春城还有多少里地?”
    “先生,还有一百五十里地便到了。”
    “嗯,想来明日卯时便够了。”
    张仪说完后拉拢车帘,望着腰间的魏君赠送的玉玺有些出神,想起车马外那宛如人间净土一般的场景沉默了良久,可最终还是对着上京城的方向行了一礼。
    楚国宫廷,
    御书房,
    “昭相,坐。”
    身穿宽大常服的老者望着推门而入的文臣引手道,态度很是亲近,真要算起来楚国相国昭阳本就是王室后裔,与自己也算得上沾亲带故的关系。
    “谢过陛下。”
    身穿朝服的楚相行礼后却并没有坐下,
    反而站定在桌案旁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。
    “昭相,是在为魏使的事情忧心吗?”
    “陛下圣明。”
    “于公,老臣早些年间得陛下赏识,因讨伐魏国有功,这才官至于此,我大楚和魏国之间本就素来不合,前些日子因为乾国屠戮门阀,引起天下世家门阀同仇敌忾,加上乾国改革之后本就势大,恰好碰上孟夫子顺势而为游说天下,这才勉强结盟,可背地里是什么情况,想来大家心里都清楚。”
    昭和直言不讳道,这番言语若是他人口中说出或许会有些犯忌讳,可论昭和王室后裔的身份而言没有丝毫不妥。
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”
    楚皇停下了正在批阅的奏折后点了点头。
    “于私,听闻这趟出使我大楚的乃是早年在老臣府中受辱的张仪……”
    “昭相和张仪的过节,朕倒也曾听闻过。”
    楚皇沉声道。
    “其中细闻,老臣也是没有办法。”
    “陛下赏赐的宝玉丢失,想来也是有心人为之,那个时候伐魏大胜归来,正值风口浪尖,老臣也算得上春风得意,难免有人吃味,借着御赐之物的丢失挑起波澜。”
    “可老臣也曾往下查过,可内里干系太大,牵扯太多,只能寻一个替罪羊,纵观所有门客恰好只有张仪是魏人!”
    “偏偏还是落魄勋贵,”
    “所以这替罪羊只能是他,”
    “方才能够堵住悠悠众口。”
    昭和轻念出声,
    颇有些无奈之感,唯独没有半分歉意。
    “这个世道,弱小便是原罪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楚皇长叹一声,对于早些年间昭和处理那件事的方法并没有丝毫怪罪之意,用最小的代价,平息下来,因为站在这个位置上来看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办法。
    “这趟张仪出使我大楚的意图也不难猜测,无非便是让我大楚与齐国断绝往来,撕毁盟约罢了,毕竟齐,魏两国已经势同水火,自然需要我们这个中间人摆明态度。”
    昭和眺望着魏地出声道。
    “哼……”
    “若真是如他所愿岂不是……”
    楚皇顿了顿,
    “养虎为患!”
    楚皇说往后最后挥袖转身。
    “魏国武卒甲天下已经纵横披靡许久,要是在加上那已经展露其头角的铁骑,天下之大,又有何人能挡?”
    楚皇走到案桌之后,将一块布匹掀开,定睛看去竟是一张偌大的天下版图,山川湖海,河流地势,皆是清晰可见,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努力才将这地图画得如此细致。
    “如今天下,乾国虽强,可已经为众肴之首,”
    “又怎敢妄动?”
    楚皇指着乾地的版图高声道,当版图掀开的那一刻似乎有一股莫名的活力注入那老迈的身躯之中,有种慷慨激昂之感。
    “北边的燕国向来都是与世无争,守着那北境蛮夷就已经够他姬存希忙活的了。”
    “至于南边的齐国南征之后已经彻底被拖垮,加上齐皇田恒身死,国内兵卒战败,兵卒青黄不接,至少十年之类没有丝毫威胁,若不是还有孟夫子撑着,哼,这次的大世之争能保全自身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。”
    “至于赵国态度不明,”
    “不过也难以对对于魏国形成掣肘。”
    “至于韩国,就更不用提了,数百年来一直垫底的存在,那韩皇能够保全宗庙不绝就已经是烧高香了。”
    “细细算来。”
    “这是魏国千载难逢的强盛之机。”
    “又何尝不是我大楚的机遇?”
    楚皇指着魏国版图喃喃出声道,老迈的身躯坐在龙椅之上,宽大的常服随意的搭在身侧,花白的发丝因为方才的动作有些凌乱,可唯独那双眸子,不似老人应有的浑浊,反而透着摄人心魄的光芒。
    “如今天下局势只要压下魏国,”
    “那我楚国便能有问鼎天下之机。”
    楚皇沉声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